資訊|論壇|病例

搜索

首頁 醫(yī)學論壇 專業(yè)文章 醫(yī)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(yī)培訓 醫(yī)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(yī)學會議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專業(yè)交流 > 細辛不過錢 湯劑不盡然

細辛不過錢 湯劑不盡然

2011-11-18 10:46 閱讀:3392 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 責任編輯:申瓊鶴
[導讀] 細辛辛香透竄,臨床用途較多,然有用不過錢或用不過五分之說。因此用之者,多持審慎的態(tài)度。筆者認為,丸散劑可遵此說,湯劑則不盡然。筆者特取張仲景對于細辛的運用予以討論。 細辛的功用 發(fā)散風寒 細辛辛溫,能發(fā)散風寒之邪,尤善散少陰經(jīng)之風寒。傷寒少陰

    細辛辛香透竄,臨床用途較多,然有“用不過錢”或“用不過五分”之說。因此用之者,多持審慎的態(tài)度。筆者認為,丸散劑可遵此說,湯劑則不盡然。筆者特取張仲景對于細辛的運用予以討論。

    細辛的功用

    發(fā)散風寒  細辛辛溫,能發(fā)散風寒之邪,尤善散少陰經(jīng)之風寒。傷寒少陰病,脈沉發(fā)熱,有麻黃附子細辛湯。用附子溫陽,細辛配麻黃入里使風寒之邪外達而散。

    溫經(jīng)祛寒  細辛辛溫,能達經(jīng)脈,與桂枝配伍,溫經(jīng)祛寒。如傷寒手足厥寒,脈細欲絕者,仲景用當歸四逆湯,以歸芍養(yǎng)血,細辛、桂枝溫經(jīng)祛寒,通草通血脈,草、棗益氣,合為養(yǎng)血溫通經(jīng)脈之方。臨床用之以治下肢寒凝厥冷痹痛,往往收效。

    行滯止痛  細辛香竄,具有行滯散結止痛之功,經(jīng)絡臟腑無處不到,故胸腹痛痛亦可用之。如脅腹痛痛,陽郁發(fā)熱,脈弦緊者,為陰寒聚著所致,仲景以溫寒之法,立大黃附子湯,以大黃之通下,配附子之辛熱祛寒,細辛去痛,組成溫下行滯止痛之劑。他如烏梅丸,治蛔厥腹痛,在寒熱并用之方中,復加細辛,而起行滯止痛的作用。后世用細辛止痛,每隨寒熱不同而配伍他藥。

    溫肺化飲  風寒閉肺,痰飲咳逆,常用細辛與五味子、干姜等同用,如小青龍湯、射干麻黃湯、苓甘五味姜辛湯等。痰飲為水所化,水為少陰所主。唐容川曰:“少陰為寒水之臟,寒則水氣卜泛,細辛散少陰之寒,故能逐水飲。”(《本草問答》)寒痰咳逆,則細辛辛開溫化痰飲,五味之酸以斂肺降氣,以成開合相濟之妙。

    行陽化水  細辛溫腎,有行陽化氣行水之功。如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,治療心下堅大如盤,水飲所作。本病陽虛陰凝,水飲積于胃脘。尤在涇注:此證水停氣結,“不直攻其氣,而以辛溫藥,行陽化氣,視后人襲用枳樸香砂者,工拙懸殊矣。云當汗出如蟲行皮中者,蓋欲使既結之陽,復行周身而愈也”(《金匱要略心典》)。唐容川說:“用細辛以達水中之陽,用附子以助水中之陽……陽出則陰消,而寒飲之水自化。”(《本草問答》)即說明細辛行陽化水之功,陳修園治療正水之消水圣愈湯,即本方加知母,收效卓著。

    細辛用量特點

    《傷寒論》運用細辛計6方(包括真武湯加減),細辛用量最重者烏梅丸六兩,最輕者真武湯加一兩,一般用二三兩,最輕者赤丸方一兩。觀二書凡用細辛于湯劑者,在一至三兩之間,約相當于今之3~10克。而用于丸劑者,則用量遠較湯劑為輕。如烏梅丸共十味藥,總量可達258克,其中細辛18克,占總量 7%。其服法,“丸如梧子大,先食飲服十丸,三服,稍加至二十九”。則每服烏梅丸所含細辛量甚少。赤丸由四味藥組成,總量十一兩,約合今之33克,細辛占十分之一強,約4克,其丸如麻子大,每服三丸,則每服赤丸所含細辛量亦甚少。

    大劑量使用細辛應慎重

    后世對于細辛的運用,在仲景基礎上多有發(fā)展?;蛉∑湫辽L寒,或取其香竄去滯止痛,或取其辛潤祛痰,或取其溫陽行氣治水液諸病,未可盡述。至于其用量,宋唐以前亦承仲景法。丸散不及數(shù)分,湯劑可用二三兩(約6~10克)。如孫思邈治肝氣不足,兩脅下滿,筋急不得太息等癥,用補肝湯,其方甘草、桂心、山茱萸各一兩,細辛、桃仁、柏仁、茯苓、防風各二兩,大棗24枚煎服(《備急千金要方·卷十一·肝臟》)。其他凡用細辛之湯方者,用量與相組方之藥無甚懸殊,多在二三兩。又如“治胸痹達背痛短氣”之細辛散方,用細辛、甘草、桂心、茯苓各二兩,枳實、生姜、白術、瓜蔞實、干地黃各三兩,為末酒服方寸匕(《備急千金要方·卷十三·心臟》),其散劑每服含細辛量亦甚少。

    至宋代陳承明確指出,細辛“若單用末,不可過一錢,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,雖死無傷。近年開平獄中嘗治此,不可不記。非本有毒,但不識多寡耳”(《本草綱目》卷十三;細辛條引“承曰”)。陳承系元祐年間名醫(yī),為將仕郎,曾參與校正《和劑局方》,其所記之事可信,而影響亦較深遠,以后多遵其說。然而明張隱庵則認為細辛“乃辛香之藥,豈能閉氣?上品無毒之藥,善詳察而遵信之,伊黃之門終身不能入矣”(《本草經(jīng)讀》卷一·細辛條引張隱庵語)。

    張氏不分湯劑丸散混而抨擊陳說,實屬欠當矣。不過細辛入湯劑配伍之用量,原不拘服不過錢之說,觀仲景用法可知。余于臨床治療內(nèi)傷病時,即遵仲景用法用量;而治腰腿痹痛,于方中配用細辛,每在6~20克之間,并無何弊。當然過大劑量使用細辛應慎重。張錫純曾謂細辛味辛兼能麻口,而“麻口者即能麻肺,麻肺則其呼吸即停矣”(《醫(yī)學衷中參西錄》)?,F(xiàn)代藥理實驗亦證明,細辛揮發(fā)油對蛙、小鼠、兔等,初呈興奮現(xiàn)象,繼即陷入麻痹狀態(tài),逐漸使隨意運動及呼吸運動減退,同時反射消失,終以呼吸麻痹而死亡(《中藥大辭典》),可證陳承服單味細辛過錢致死記載的確切性。


分享到:
  版權聲明:

  本站所注明來源為"愛愛醫(yī)"的文章,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,非經(jīng)授權不得轉載。

  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

  聯(lián)系zlzs@120.net,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

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(lián)系我們

Copyright 2002-2024 Ii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