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|論壇|病例

搜索

首頁 醫(yī)學論壇 專業(yè)文章 醫(yī)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(yī)培訓 醫(yī)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(yī)學會議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專業(yè)交流 > 中醫(yī)辨治慢性支氣管炎

中醫(yī)辨治慢性支氣管炎

2018-12-12 14:20 閱讀:10515 來源:愛愛醫(yī) 作者:武巴音 責任編輯:點滴管
[導讀] 慢性支氣管炎是氣管、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引起,每年發(fā)病持續(xù)3個月,連續(xù)2年及2年以上才可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。是老年人的常見病、多發(fā)病,該病多發(fā)于冬春季節(jié),以反復性咳嗽、氣喘、胸悶氣短為主要臨床癥狀。傳統(tǒng)西醫(yī)常以抗生素、化痰藥等藥物治療,雖然可以控制癥狀發(fā)生,但長期臨床效果不是很好。

慢性支氣管炎是氣管、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引起,每年發(fā)病持續(xù)3個月,連續(xù)2年及2年以上才可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。是老年人的常見病、多發(fā)病,該病多發(fā)于冬春季節(jié),以反復性咳嗽、氣喘、胸悶氣短為主要臨床癥狀。傳統(tǒng)西醫(yī)常以抗生素、化痰藥等藥物治療,雖然可以控制癥狀發(fā)生,但長期臨床效果不是很好。中醫(yī)運用辨證論治的方法,對該病的治療積累了很多經驗,茲將我辨治慢性支氣管炎的經驗總結如下:

中醫(yī)辨治慢性支氣管炎
一、病因病機

肺司呼吸外合皮毛,易受外邪侵襲,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時邪或疫氣,均可犯肺導致咳喘等癥?!饵S帝內經》里說:“五臟六腑皆令人咳,非獨肺也”,說明五臟六腑有病皆可影響肺臟。內外合邪,長期作用于肺,影響到肺的宣發(fā)肅降功能,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的發(fā)生,同時,肺臟的虛損也必然會影響到其他臟腑功能。慢性支氣管炎多屬肺、脾、腎三臟虛損,脾虛運化失權,水濕內停,痰濕蘊滯;腎虛失于固納,腎不納氣而作喘;肺虛不可顧護肌表,易受外邪侵襲而誘發(fā)疾病急性發(fā)作。心肺相連,肺氣虛極,必然影響到心臟,導致心血瘀阻。總之,慢性支氣管炎多屬虛實夾雜之證,病機為肺虛邪阻,宣降失調。

二、辨證論治

1,肺氣虛證

臨床表現(xiàn):咳嗽無力,痰少色白,氣短乏力,出汗多,畏寒怕風,易感冒,舌質淡,苔薄白,脈細弱。

治法:益氣補肺,固表止咳,

方藥:玉屏風散合止嗽散加減:黃芪,防風,白術,百部,紫菀,白前,桔梗,陳皮,桂枝,甘草。出汗多者加浮小麥、麻黃根;氣短重者加黨參、紅景天。

2,肺陰虛證

臨床表現(xiàn):干咳聲短,吐痰不爽,發(fā)低熱,盜汗,口干咽燥,心煩,舌質紅,苔薄或少苔,脈細數(shù)。

治法:養(yǎng)陰清肺,化痰止咳。

方藥:養(yǎng)陰清肺湯加減:生地,麥冬,沙參,薄荷,川貝,丹皮,白芍,百合,杏仁,百部,甘草。大便干者加全瓜蔞、玄參;痰粘不易咳出加桔梗、遠志。

3,脾虛證

臨床表現(xiàn):咳嗽多痰,痰色白呈泡沫狀,腹脹納呆,大便溏,身體困乏,舌質淡,苔白膩,脈滑。

治法:健脾和胃,化痰止咳。

方藥:六君子湯和三子養(yǎng)親丸加減:黨參,白扁豆,白術,甘草,茯苓,陳皮,半夏,紫蘇子,萊菔子,白芥子。痰偏黃者加黃芩,桑白皮;腹脹便溏者加厚樸,干姜。

4,腎虛證

臨床表現(xiàn):咳嗽氣短甚則喘促,咳嗽無力,痰不多,腰酸腰痛,遺精陽痿或月經不調,夜尿頻,舌質淡,苔薄,脈沉細。

治法:補腎納氣,止咳平喘

方藥:人參蛤蚧散合金匱腎氣丸加減:蛤蚧,杏仁,炙甘草,人參,茯苓,桑白皮,附子,肉桂,山萸肉,山藥,生地,丹皮,澤瀉。喘促嚴重者加補骨脂、胡桃肉;夜尿頻明顯者加菟絲子、覆盆子。

5,肺腎兩虛證

臨床表現(xiàn):干咳無痰或少痰,活動后氣短氣喘,頭暈目眩,腰酸無力,多汗,易外感,舌質淡,苔薄,脈沉弱。

治法:補肺納腎,降氣平喘

方藥:補肺湯合五子衍宗丸加減:人參,黃芪,熟地,五味子,紫菀,桑白皮,菟絲子,補骨脂,車前子,牛膝,覆盆子,枸杞子,核桃肉。血脈郁滯者加丹參、紅花;陽虛明顯者加肉桂、附子。

中醫(yī)辨治慢性支氣管炎


三、臨床體會

1,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(fā)作時要按急性支氣管炎來辯證處理,如風熱型可以用桑菊飲加減;風寒型可以用杏蘇散合三拗湯加減治療;痰熱型可以用葦莖湯合小陷胸湯加減等。但需注意衰其半而止以及扶正祛邪這二治療原則。

2,慢性支氣管炎屬于慢性病,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預防,首先要戒煙;其次要適當?shù)腻憻捝眢w;最后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藥,如脾氣虛可以服用參苓白術散,腎虛者可以服用金匱腎氣丸或河車大造丸。

3,慢性支氣管炎影響到心臟者,表現(xiàn)為缺氧紫紺,舌質暗紅,導致氣滯血瘀,可以在上面各型方劑中加入丹參、紅花、川芎、枳殼、紅景天等理氣活藥物。


分享到:
  版權聲明:

  本站所注明來源為"愛愛醫(yī)"的文章,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,非經授權不得轉載。

  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

  聯(lián)系zlzs@120.net,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

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(lián)系我們

Copyright 2002-2024 Ii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