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|論壇|病例

搜索

首頁 醫(yī)學論壇 專業(yè)文章 醫(yī)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(yī)培訓 醫(yī)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(yī)學會議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專業(yè)交流 > 辨證治療帶下病

辨證治療帶下病

2012-02-10 10:42 閱讀:1752 來源:中國中醫(yī)藥報 責任編輯:申瓊鶴
[導讀] 帶下病是指帶下的量明顯增多,色、質、氣味發(fā)生異常,或伴全身、局部癥狀的一種病癥。臨床上以白帶、黃帶、赤白帶為常見。筆者運用中醫(yī)藥辨證治療該病療效滿意。根據(jù)帶下病的臨床表現(xiàn),分型為虛寒(脾腎陽虛)型、濕熱(毒)型。治療上以健脾除濕、溫腎止帶

    帶下病是指帶下的量明顯增多,色、質、氣味發(fā)生異常,或伴全身、局部癥狀的一種病癥。臨床上以白帶、黃帶、赤白帶為常見。筆者運用中醫(yī)藥辨證治療該病療效滿意。根據(jù)帶下病的臨床表現(xiàn),分型為虛寒(脾腎陽虛)型、濕熱(毒)型。治療上以健脾除濕、溫腎止帶及清熱解毒、利濕止帶為基本治療法則。

    虛寒(脾腎陽虛)型:帶下量多,色白或淡黃,質清稀或黏稠無臭味,淋漓不斷,神倦肢重,納少便溏,面色白光 白或晦黯,腰酸痛,小腹冷感,小便頻數(shù),舌質淡,苔白,脈沉細而緩。

    治宜健脾除濕、溫腎止帶,方用完帶湯(《傅青主女科》)加減:山藥、白術、蒼術、白芍、柴胡、車前子、菟絲子、澤瀉、茯苓各10克,荊芥穗、甘草各6克。帶下日久滑脫不止者,加金櫻子、芡實、龍骨、烏賊等以固澀止帶;寒凝腹痛者加香附、艾葉以溫經止痛。

    濕熱(毒)型:帶下量多,色黃或白,或赤白相兼,或如膿樣,或如豆腐渣樣,質黏膩,氣味穢臭,或陰癢,陰中灼熱不適,脘悶納差,小腹或少腹作痛,小便短赤,舌質紅,苔黃膩,脈濡數(shù)或弦數(shù)。

    治宜清熱(毒)利濕,方用易黃湯(《傅青主女科》)加味:山藥、車前子、白果、芡實、黃柏、澤瀉、茯苓各10克,板藍根、紫花地丁、敗醬草各30克,蒲公英、連翹、半枝蓮、薏苡仁各20克。如伴陰癢者加土茯苓、白花蛇舌草以解毒止癢。

    中醫(yī)認為,本病的主要原因是濕邪為患。濕邪影響任帶,致帶脈失約,任脈不固形成本病。病位主要在前陰、胞宮。任脈損傷、帶脈失約是本病的病機。濕邪侵及人體,損傷任、帶二脈,致帶下量多,日久隨著臟腑功能情況向寒或向熱轉化。當脾腎陽氣不足時,濕從寒化則為虛寒(脾腎陽虛)型白帶;濕邪蘊而化熱或肝經濕熱下注,則為濕熱(毒)型白帶。服藥6~18日內能明顯減輕癥狀,改善體征,若同時配合中藥外洗、陰道塞藥等,則療效更佳。服藥治療期間,禁辛辣飲食及發(fā)物。


分享到:
  版權聲明:

  本站所注明來源為"愛愛醫(yī)"的文章,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,非經授權不得轉載。

  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

  聯(lián)系zlzs@120.net,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

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(lián)系我們

Copyright 2002-2024 Ii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