貧血概論
2018-12-09 19:00
閱讀:6006
來源:愛愛醫(yī)
作者:谷倩倩
責任編輯:點滴管
[導讀] 凡單位容積血液內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參考值下限即為貧血。
凡單位容積血液內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參考值下限即為貧血。成年男性<120g/L,女性(非妊娠期)<110g/L,孕婦<100g/L,出生10d內新生兒<145g/L,3個月至<6歲嬰幼兒< 110g/L,6-14歲兒童<120 g/L即為貧血。也可按紅細胞比容為標準,成年男性<0.4,女性<0.3可診為貧血。貧血只是癥狀,不是***疾病。
一 、發(fā)病機制
1.失血(急、慢性出血)。
2.生成障礙 造血要素缺乏、造.血干細胞缺陷、骨髓被取代。
3.破壞過快過多(正常紅細胞壽命90-120d)、溶血。
4.多種機制綜合作用。
二 、貧血程度
1.輕度Hb>90 g/L。
2.中度Hb 60-90g/L。
3.重度 Hb30-60g/L。
4.極重度Hb<30g/L。
三 、貧血的形態(tài)學分類
1.正常細胞性貧血 紅細胞平均體積(MCV)80~100fl;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(MCHC)320~360g/L。如溶血性貧血、慢性病貧血、混合性貧血。
2.大細胞性貧血MCV>帥0f2,見于巨幼細胞性貧血,肝病、藥物、乙醇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相關性貧.血、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(MDS)。
3.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MCV<80fl,MCHC<320g/L,見于缺鐵性貧血、慢性病貧血、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(地中海貧血)、鐵粒幼細胞貧血。
四 、臨床表現(xiàn)
1.面色蒼白、溶血性貧血有黃疽。
2.頭暈、眼花、耳鳴、失眠、多夢、記憶力減退、乏力。
3.心悸、氣短,活動后加重。
4.腹脹、消化不良、食欲缺乏。
5.引起貧血原發(fā)病的相關癥狀。
6.血管內溶血常有血紅蛋白尿(葡萄酒色、醬油色、醋色)。
7.貧血進展緩慢者,常無明顯癥狀。
8.貧血相關性視網(wǎng)膜病表現(xiàn)為視物不清、頭暈,眼底鏡檢示網(wǎng)膜出血、硬性滲出,靜脈曲張、視盤水腫,系貧血時組織缺氧、心排血量高、血管擴張和滲漏所致,亦可無癥狀。為此,貧血者有視力障礙應查眼底,糾治貧血可恢復。
五、治療原則
1.糾治病因。
2.個體化治療。
3.盡可能少輸血,以濃縮紅細胞為宜
4.補充造血要素,要補足體內儲存量,方可停藥。
5.治療后Hb上升>15~20g/L,為有效。
版權聲明:
本站所注明來源為"愛愛醫(yī)"的文章,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,非經(jīng)授權不得轉載。
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
聯(lián)系zlzs@120.net,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