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消化內(nèi)科醫(yī)學進展 > 年輕人群乳糜瀉篩查結果尚不明確
接受乳糜瀉(谷蛋白不耐受)篩查后被確診的患兒,其中絕大部分可以很好地面對患病這一問題。然而,也有很多人認為,確診疾病和接受治療并不會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。來自于莫奧大學的KatrinaNordyke在其論文中提出了這一爭議問題[點擊查看該爭議內(nèi)容]。
乳糜瀉是一種慢性疾病,其病因是由于患者的遺傳易感性,導致其對于通過飲食攝入的谷蛋白不耐受而產(chǎn)生小腸粘膜損傷。據(jù)估計,在人群中,約有1%-3%的個體患有此疾病,但未報告的病例數(shù)仍十分巨大,大部分患者尚未得以明確診斷。與其他西方世界國家相比較,瑞典的乳糜瀉發(fā)病率更高。
在對一般人群進行乳糜瀉疾病篩查是否有獲益方面,現(xiàn)尚存在爭議;同時通過篩查確診所導致的后果也不十分清楚。瑞典曾經(jīng)有過乳糜瀉疾病的暴發(fā)流行。因此,來自于默奧大學的研究者開展了一項以總人口為基礎的研究項目——ETICS,其目的是研究乳糜瀉和疾病篩查的相關問題。
在2005-2006年以及2009-2010年間,瑞典5個區(qū)域內(nèi)的所有6年級學生均被邀請參與了本項研究。
KatrinaNordyke表示:“大部分兒童可以很好地處理對于篩查的關切,并認為自己有可能會罹患該病。然而,在確診疾病和接受治療是否能夠提高患兒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方面,并未得出一致性的意見。”
參與ETICS研究的兒童被要求撰寫文章,描述自己在接受篩查但尚未獲得篩查結果時間段內(nèi)的感受。這些文章表明,有些兒童會感到恐懼和焦慮,但從參試兒童整體來看,他們對于篩查的反應還是良好的。在接受篩查以及確診乳糜瀉1年后時,參試兒童們還兩次填寫了《健康相關生活質量調查表》。最終,通過篩查被確診為乳糜瀉的兒童于確診后1年和5年時再次撰寫文章描述了自己的感受。
通過兒童們所寫的文章發(fā)現(xiàn),疾病并發(fā)癥所帶來的威脅會影響患兒對于診斷的感受、是否能夠耐受無谷蛋白飲食以及其對于乳糜瀉篩查的看法等。
被確診乳糜瀉5年后,大部分年輕患者已經(jīng)學會了與疾病并存生活,并養(yǎng)成了一些習慣和對策以適應無谷蛋白飲食生活。但同時,也有一些年輕患者仍然懷疑,通過篩查被確診乳糜瀉以后他們是否能夠從中獲益。
腸易激綜合征(IBS)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障礙,以腹痛或腹部不適為特征,伴有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