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呼吸科醫(yī)學進展 > 古代也有霧霾!
古代也有霧霾
飽受霧霾之苦的今人,不免感嘆:“要是在古代該有多好啊!”古代沒有現(xiàn)代工業(yè),沒有汽車尾氣,環(huán)境污染沒有現(xiàn)在嚴重,但不能說古代沒有霧霾。《詩經(jīng)》已有關于霾的記載,且“霾”字在甲骨文卜辭中就有出現(xiàn),說明霾很早就出現(xiàn)在人類的生活中了,并非現(xiàn)在獨有。
在古代,霾主要指由于刮風、雨霧和塵土飛揚,造成空氣混濁,大面積灰蒙昏暗的現(xiàn)象?!稌x書·天文志中》對于霾有確切的解釋:“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塵,十日五日已上,或一月,或一時,雨不沾衣而有土,名曰霾。”
可見,霾就是塵土飛揚,天氣混濁,持續(xù)時間長,視線極差的狀況。只是,古代的霾和現(xiàn)在的霾物理含量可能有較大區(qū)別,過去的霾,空氣中的懸浮物主要是塵土,現(xiàn)在除了塵土,還有大量的工業(yè)排放的顆粒狀污染物,如硫酸鹽、硝酸鹽、有機化合物等。
古代的霧霾雖不如現(xiàn)在頻繁,但搜羅史料,仍能發(fā)現(xiàn)不少關于霧霾的記載,只不過有時候并不使用“霾”或“霧霾”一詞,而是當成一種現(xiàn)象描述出來,如《漢書》中的《五行志下》“蒙黃濁”、“蒙,微而赤”;《翼奉傳》“天氣溷濁,日光侵奪”.
也有直接用“霾”字或是“霾”字與其他字組合記載的,比如《明憲宗實錄》記載,成化四年(1468年),“自春徂夏,天氣寒慘,風霾陰翳……近一二日來,黃霧蔽日,晝夜不見星日。”明成化十七年(1481年)四月,“連日狂風大作,塵霾蔽空”.成化二十一年(1485年),“正月丁末,京師陰霾蔽日,自辰至午乃散。”“三日后陰霾又起,五日不散,致漕運舒緩,京師官倉存米告急。”
清代亦然,康熙六十年(1721年),“今日(會試)出榜,黃霧四塞,霾沙蔽日。”嘉慶十五年(1810年)“京師入臘月以后,時有霧起霾升,連宵達旦,宛平、大興具有上報。”“瓊島(今北海)霧鎖霾封,難見真容,煤山隱于風霾土雨,宮人隱于殿中,時有探望。”咸豐六年(1856年),“入冬以來,雪少霧多,土雨風霾時臨京師,以昌平、宛平為濃重。”
古代詩人在詩句中也偶爾提到霧霾,如李白在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屬早日初眩,晨霾未收。”柳宗元《與楊京兆憑書》:“眊眊然騷擾內生,霾霧填擁慘沮。”足見古代也有非常嚴重的“霾災”.
遇上霧霾,敬天畏命
面對嚴重的霾災,古人如何治理呢?這有點像請教和尚如何梳頭,現(xiàn)今科技發(fā)達,能上天入地,對霧霾都沒有什么好的治理方法,古人能有什么好辦法呢,他們并不能對這些自然災害進行科學的解釋,只能用神秘主義的辦法來應對,**下罪己詔算是一種“治理”之法。
原因是,中國有“天人感應”之說,漢代董仲舒加以理論闡述,其中“災異譴告”之說,將國家政事與災異完全聯(lián)系起來:“國家將有失道之敗,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,不知自省,又出怪異以警懼之,尚不知變,而傷敗乃至。”將災異的發(fā)生視為帝王治理國家失職所造成的結果,一旦發(fā)生災異,**就有可能下罪己詔,對施政進行反省,以求得上天的原諒。
《漢書》記載:“成帝建始元年(公元前32年)四月辛丑夜,西北有如火光。壬寅晨,大風從西北起,云氣赤黃,四塞天下,終日夜下著地者黃土塵也。”從文字看,這是由大風卷起塵土所形成的黃霾天氣,情形相當嚴重,范圍很廣,朝野震恐,以為上天出災異來“譴告”當政者。漢成帝看這陣勢,也慌了神,縮頭回避已不可能,趕緊下罪己詔說:“朕承先帝圣緒,涉道未深,不明事情,是以陰陽錯繆,日月無光,赤黃之氣,充塞天下。咎在朕躬。”黃霾散去顯然不是**罪己所致,但天下百姓都會感戴**的洪恩,這與其說是治霾,不如說是治人心。
第二個“治理”的辦法是推薦賢才,貶黜奸佞和貪腐。這是**罪己的一部分,因為自己失政失德,所以上天用極端天氣霧霾來“譴告”,帝王檢討自己的種種失職,自然包括任用奸佞小人的用人之誤,要認真糾錯,就要“親賢良,遠小人”,起用賢良方正之人,免掉一些不稱職的官員,處罰一些違法犯罪的官員,甚至大赫天下,以響應上天的譴責警告,期望以此誠意打動上天,獲得上天的原諒。
《后漢書·郎顗傳》載,漢順帝陽嘉二年(133年)正月,“自從入歲,常有蒙氣,月不舒光,日不宣曜”,就是說,自進入新的一年以來,經(jīng)常有灰霾,一派天昏地暗,日月不明,世人憂忡,視為異象。名士郎顗就向**舉薦黃瓊、李固,理由是,“霾霧蔽日”、“天地混濁”是因為**沒有選賢任能,上為之生氣,如果“爵賢命士”,彰顯帝王仁德,天氣會轉好,陽光明媚,月朗星列,一派安定祥和之象。這個方法治霾當然無益,但起用賢良卻間接有利于國家治理,有利于民眾福祉,也算是因禍得福了。
第三個“治理”的辦法,是要求文臣武將齋戒數(shù)日,禁止天下屠宰,并焚香祭天,祈神靈驅趕。這大約是古人將霧霾視為妖孽作惡,橫空來世,人力無可抗拒,只能“求神打鬼”,通過“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”的辦法來治霧霾。
《元史》記載,至元六年(1340年)臘月,元大都發(fā)生了一起大風霾,“霧鎖大都,多日不見日光,都門隱于風霾間”,“風霾蔽都城數(shù)日,帝恐天神之怒,遣禮部焚香祭天,祈神靈驅風霾而散。”這次風霾來勢兇猛,強度委大,持續(xù)時間較長,**分明感覺這是國家朝政有不妥之處,讓上天生氣了,趕緊召集禮部官員,點上高香,對天祭拜,懇求上天息怒。
也有**親自焚香祭天的,如乾隆二十三年(1758年)正月,發(fā)生了一次大霧霾,數(shù)日不散,能見度極低,為安全起見,通惠河上的漕運不得不停止,結果糧食運不進來京城,各大糧倉告急,眼看要影響官員的俸祿發(fā)放了。乾隆**于是派官員到天壇祭天外,自己則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禱告,以期感動神靈,戰(zhàn)勝霧霾。而民間則依葫蘆畫瓢,遇到“霾災”時,到龍王廟去焚香祭拜,求龍王“驅霾祈雨”,這固然也不會有效。
第四個“治理”的辦法,就是在生產(chǎn)上作些應對,如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初春,發(fā)生風霾,京畿之農(nóng)人“蕓鋤時令苗稍疏,預防風霾”.這一看就不是治霾,而是防風,為讓莊稼免于被風霾吹倒。
在古代,霾是一種“不可抗拒外力”,沒有什么好的治霾辦法,取法古人顯然走不通,但其敬天畏命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