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|論壇|病例

搜索

首頁 醫(yī)學論壇 專業(yè)文章 醫(yī)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(yī)培訓 醫(yī)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(yī)學會議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神經內科醫(yī)學進展 > 研究發(fā)現大腦皮質抑制性神經元來源

研究發(fā)現大腦皮質抑制性神經元來源

2013-10-29 22:50 閱讀:1776 來源:生物谷 責任編輯:李思杰
[導讀]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教授楊振綱課題組,在最新的一項研究中發(fā)現同為靈長類的人類和獼猴的大腦皮質抑制性神經元,均起源于胚胎時期的基底神經節(jié)隆起部位,而不是科學界長期以來所認為的來源于大腦皮質本身.

   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教授楊振綱課題組,在最新的一項研究中發(fā)現同為靈長類的人類和獼猴的大腦皮質抑制性神經元,均起源于胚胎時期的基底神經節(jié)隆起部位, 而不是科學界長期以來所認為的來源于大腦皮質本身。該成果可能為治療癲癇和自閉癥等腦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。日前,相關研究在線發(fā)表于《自然-神經科 學》。

    神經元也稱作神經細胞,上百億的神經元組成了大腦。早期的研究發(fā)現,大腦皮質主要由兩類神經細胞構成,一類是興奮性神經細胞,一類是抑制性神經細胞。正常 情況下,這兩類細胞會互相自我調控,使大腦處于一種興奮和抑制的動態(tài)平衡,一旦這一平衡被打破,就可能導致大腦疾病的發(fā)生。

    長期以來,在大腦發(fā)育研究領域,一直困擾科學界的問題是,靈長類大腦皮質的抑制性神經細胞究竟源于何處。為弄清這一難題,楊振綱課題組通過觀察靈長類胚胎 和成年大腦內多種轉錄因子的表達模式,結合腦片離體培養(yǎng)和實時影像觀測等,終于發(fā)現大腦皮質抑制性神經元起源于胚胎時期的基底神經節(jié)隆起部位。

    專家認為,該研究的重要意義在于,使以后的相關研究可以從此類細胞的起源出發(fā)地(即胚胎時期的基底神經節(jié)隆起部位)獲取到產生此類細胞的神經干細胞,然后 進行移植,從而對興奮性神經細胞進行有效的“抑制”,使其不再過度興奮,達到緩解癲癇、帕金森等腦部疾病癥狀的目的。


分享到:
  版權聲明:

  本站所注明來源為"愛愛醫(yī)"的文章,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,非經授權不得轉載。

  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

  聯系zlzs@120.net,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

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

Copyright 2002-2024 Ii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