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肝病科醫(yī)學進展 > 血清白蛋白或可預測肝癌患者儲備功能價值
原發(fā)性肝癌(PrimaryLiverCarcinoma,PLC)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,死亡率甚高,占我國居民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第二位。我國原發(fā)性肝癌患者多合并肝硬化,且肝臟再生能力較差、儲備功能降低。手術切除仍是目前治療原發(fā)性肝癌的首選方法,不恰當的手術將導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,而盲目放棄手術則貽誤治療時機,人為降低療效。肝臟儲備功能的評估是安全開展肝切除手術的基礎,良好的肝儲備功能是術后順利恢復、避免術后并發(fā)肝功能衰竭的保證。現在比較常用的肝功能Child-pugh分級已得到認可,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應肝臟功能,但尚不能準確預測肝臟的儲備功能。有報道血清前白蛋白(Prealbumin,PA)水平變化能夠靈敏地反應肝功能的損害程度和肝儲備功能,并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。我們對128例接受肝癌切除術的原發(fā)性肝癌患者圍手術期血清PA結果與手術前后肝儲備功能的關系進行回顧性分析,以探討血清PA在原發(fā)性肝癌患者肝儲備功能預測及預后判斷中的臨床價值?,F報告如下。
原發(fā)性肝癌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,手術治療尚可加重肝功能的損害,多因發(fā)生急性肝功能衰竭而致病人死亡。多年的臨床實踐表明,Child-pugh分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肝功能損害的程度,預測術后的肝臟代償能力,但缺乏敏感性,已不能滿足臨床實際需要。究其原因是由于Child-pugh分級中所采用的血清Alb、TBili及血漿PT等實驗室指標和腹水、肝性腦病等臨床指標的影響因素較多,導致Child-pugh分級在臨床應用時經常會出現偏差,不能對患者的肝儲備功能做出準確的評價。
本研究的結果顯示,按術前Child-pugh分級預測原發(fā)性肝癌患者術后肝功能代償情況,102例A級患者的臨床符合率為64.7%,26例B級患者的臨床符合率僅為30.8%;而術前Child-pugh分級同級的患者,術后肝功能代償情況與其術前血清PA水平具有較好的相關性,術前血清PA水平越高其肝功能代償情況越好。由于99%的血清PA在肝臟內合成,且其半衰期短(僅1?9d),代謝途徑與Alb相似,能敏感、特異地反應肝臟的合成功能。國內外大量臨床研究的結果表明,血清PA能敏感地反應各類肝炎、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肝功能的損害程度和肝儲備功能,是較血清Alb、TBili及轉氨酶(ALT、AST)等更敏感和準確的指標。
本研究的結果顯示,血清PA水平與Child-pugh分級基本一致,術前A級患者的血清PA水平明顯高于B級。增加血清PA作為預測肝儲備功能指標,可彌補Child-pugh分級的不足,可以更加準確地預測肝癌術后肝功能代償情況。
本研究還發(fā)現,術后有效監(jiān)測肝功能的變化對及時發(fā)現和治療肝功能衰竭尤為重要。我們監(jiān)測患者術后血清PA、Alb、TBili和ALT、AST的變化,發(fā)現血清PA水平下降較Alb早且下降幅度更大,異常發(fā)生率也比血清Alb高;經保肝護肝治療后,血清PA水平隨即開始逐漸回升,較之血清Alb更加敏感地反應肝臟合成功能的恢復狀況。因此,我們認為血清PA水平可敏感地反應術后肝臟合成功能及肝實質損害程度。進一步分析原發(fā)性肝癌患者術后血清PA水平變化后發(fā)現,發(fā)生肝功能衰竭的18例患者術后第5天血清PA均<80mg/L,而未發(fā)生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術后第5天血清PA均>100mg/L。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術后發(fā)生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血清PA水平變化發(fā)現,經保肝護肝治療后肝功能逐漸恢復而治愈的患者,其血清PA水平均逐漸回升并恢復到術前水平;而死于肝功能衰竭的患者,其血清PA水平經積極的保肝護肝治療后均不見回升或繼續(xù)下降。因此,我們認為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患者術后血清PA水平的變化可以及時發(fā)現肝功能衰竭和判斷預后,當術后血清PA水平低于80mg/L時,應高度警惕肝功能衰竭的發(fā)生;經保肝護肝治療后,血清PA水平逐漸回升者提示預后良好,而不見回升或者繼續(xù)下降者則提示預后不良。
在新藥取得成功之前,應用口服核苷(酸)類似物(NA)治療慢性乙型肝炎(簡稱...[詳細]
5月17日,在第十屆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大會上,我國香港大學司徒偉基教授交流...[詳細]